大发精确回血技巧计划
新闻动态你的位置:大发精确回血技巧计划 > 新闻动态 >

东北抗日联军纪实(23)苏炳文海拉尔起兵,马占山诈降反正
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5:56    点击次数:81

  

江桥抗战失利后,黑龙江的抗日形势急转直下,以马占山为代表的东北军抗日斗争进入了艰苦阶段。但1932年秋冬之际,黑龙江省的抗日武装斗争又出现了高涨的形势。高涨的标志是苏炳文所部东北民众救国军的海满抗战,以及其与马占山所部黑龙江抗日救国军联合对齐齐哈尔的围攻。这两次战斗,其规模之大、对敌伪打之沉重,和嫩江桥抗战不相上下。同时,由于发生时间(在伪满洲国建立之后)和地点(或在伪省府周围,或在中苏边境地区)的特殊性,这两次战斗在国内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。

1931年'九一八'事变后,苏炳文采取观望态度。马占山率部进行江桥抗战时,他曾奉令派步兵第4团团长吴德林率部应援,由于出兵不利,吴身受重伤,又撤回海拉尔。在此期间,日寇曾经派120人组成的'国际警察部队'驻扎在满洲里,名为警戒苏联,实则监视苏炳文的行动。由于'国际警察队'队长秦树声狐假虎威,欺凌百姓,被张殿九旅的士兵秘密处死,于是引起日寇不满,决定撤换张殿九的旅长职务,以汉奸冯广有(字万铺,石友三旧部)接替,以削弱苏炳文的力量。

观望已久的苏炳文才感到灾难即将降临到自己头上,遂下定决心,举兵抗日。他一方面派该旅驻免渡河站的第6团团长张玉键率部进驻富拉尔基,以阻止冯广有前来接替张殿九的旅长职务。另一方面于9月27日,派团长吴德林率两营兵力,包围驻满洲里车站的'国际警察部队',双方发生激战。吴德林部队用迫击炮将'国际警察部队'营房击毁,燃起大火,继以猛烈围攻,使敌人死伤二十余人,被迫缴械投降。时值日寇飞机在上空侦察,发现情况有变,急转东飞去朱家坎附近,因汽油不足,被迫降落。机上的日军侦探炮兵少佐渡边秀一、步兵大尉井上、航空大尉胜目等及机组人员,全部被当地军民击毙。

1932年10月1日上午9时,海拉尔上空飘扬着东北民众救国军的大旗,爱国官兵和各界人士约四千人,举行了东北民众救国军成立和誓师大会。会上,群情振奋,气壮山河。抗日军民纷纷表示,坚持抗战,收复国土。许多中外记者也参加了大会。苏炳文、张殿九分别就任东北民众救国军正、副总司令之职,宣誓为国家收复失地,为民族争取生存,决心为东北同胞驱逐敌寇,并委任谢珂为总参谋长、金奎壁为副总参谋长。

东北民众救国军,包括原苏炳文和张殿九部的2个旅4个团。经改编,第1旅辖第6团,旅长为张玉挺,第2旅辖第1、4、9团,旅长为吴德林,全军共约五千人。此外,还有原马占山部朴炳珊炮兵旅及李海青所部救国军;原黑龙江省卫队团的中校团副李振华、3营营长张竞渡等,也都号召旧部响应海满抗战。救国军前方总司令部设在扎兰屯,由张殿九、谢珂、金奎壁主持日常工作和制订作战计划。

会上还宣布了东北民众救国军实行总动员,讨伐叛逆和敌寇,收复省城等项决定。当即命令驻海拉尔步兵第2旅第1团高峻岭团长,率全团官兵赴朱家坎、腰库勒一带;驻满洲里第2旅第4团由钮玉庭团长率领,开赴碾子山一带待命;步1旅第6团仍在原驻地富拉尔基一带严密布防,以上各部队统归张玉挺指挥。博克图、兴安岭以及满洲里护路事宜,由步2旅第9团担任,归总司令部直接指挥。为了维持地方治安,稳定社会秩序,救国军总部任命王尔瞻为呼伦贝尔警备司令,并责成吴德林负责满洲里警备事宜。随后,苏炳文等人发出致国民党政府和全国人民的通电。

9月中旬,张玉挺率部在富拉尔基沿江一带构筑工事,对昂昂溪之日伪军进行警戒。自10月1日海拉尔起义后,日伪害怕抗日军渡江袭击省城齐齐哈尔,竟将江桥破坏。

10月3日拂晓,日军一小股部队,由齐齐哈尔北面渡江,遭张玉挺派驻富拉尔基的步兵第6团1营阻击,敌被击毙12人,被迫退回。几天后,日军二百余人分乘橡皮船三十余只强行渡江,遭抗日救国军沿江部队猛烈射击,橡皮船当即被击沉数只。但敌人又增兵五百余人,配有重机关枪,向坚守富拉尔基的抗日救国军左翼进击,以掩护后续部队渡江。张玉挺总指挥急调高峻岭团长,率两营兵力,占据有利地势,以逸待劳,给进犯之敌以迎头痛击,致敌伤亡五十余人,被迫稍退。第二天,敌又增兵千余人,攻势甚猛,高峻岭将一个营的预备队增援火线,顽强战斗,致使敌人死亡很多,而救国军亦伤亡八十余人,仍使日军前进不得,双方形成对峙局面。于是,日军又增加步兵千余人、炮4门,飞机数架投弹配合。激战两昼夜,致使高峻岭团长背部及左臂被炮弹击成重伤,中校团副庸忠信、少校团副孙庆麟亦负伤,2营营长杨传绪阵亡,排长伤亡十余人,士兵亦死伤四百余人,被迫不得不向腰库勒转移阵地。后由于张玉挺急令步兵第4团由碾子山迅速增援,使富拉尔基仍坚守在救国军手中。

日寇不甘心失败,又以松木直亮的第14师团为主力,从辽宁调来精锐之服部骑兵旅团为前锋,配有装甲车、坦克、飞机,向嫩江西岸的富拉尔基,腰库勒一带猛攻。救国军奋勇抵抗,历经4天激战,伤亡颇重。总部为减轻损失,电令张玉挺放弃富拉尔基防线,后撤到朱家坎第二道防线坚守。日军于10月9日进入富拉尔基城。

接着,东北军又与日军在腰库勒、朱家坎一带激战。

朱家坎位于富拉尔基以西,海拉尔以东,是苏炳文部海满抗战的第二道防线。这时,日本新任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大将,又陆续将几个旅团的步兵、炮兵、飞行队调归第14师团指挥,并从第8师团等抽调兵力组成索伦支队,配合进攻海拉尔地区的日军主力松木第14师团。敌人分兵两路,准备发动进攻战:一路由第14师团主攻富拉尔基、甘南、扎兰屯直至海拉尔和满洲里。另一路由索伦支队从索伦奔阿尔山,企图切断抗日军经察哈尔向华北的退路。

10月下旬,救国军两个半团的兵力,进入富拉尔基,联系分散在该地的抗日力量打击敌人。救国军首先占领腰库勒、李家地房子、新安镇一带,与敌进行顽强战斗。日军最后动用第一线大队和飞行队,付出很大伤亡的代价,才将腰库勒阵地突破。救国军为了防止敌人用装甲车、火车追击,从博克图调来东北民众救国军宁匡列为首的爆破队共三百余人,负责破坏朱家坎阵地以东的铁路、桥梁,并在阵地前方两翼薄弱地点埋地雷,设置障碍物。但到11月中旬,江河封冻,亦给敌人装甲车、汽车过河以方便条件,敌骑兵的活动能力也增强。敌步兵配合各兵种向朱家坎阵地发起总攻,陆空配合,战斗十分激烈。救国军步兵第4团团长钮玉庭、步兵第1团中校团副孙庆骤均负伤较重,官兵伤亡达六百余人。虽由步兵4营营长常玉琳接任团长,但总部考虑敌军兵力数倍于我,兼有新式武器,如若再坚持抵抗,势必损失更重,遂决意后撤到碾子山第三道防线进行休整、补充。

当抗日军于11月28日全部进入碾子山第三道防线时,尚未来得及休整,敌军五百余人便于29日拂晓,分乘装甲车、汽车,由南道奇袭扎兰屯救国军前方总司令部。另有敌骑兵千余人由甘南向南急进。

救国军警备扎兰屯的兵力不过一营人。为对付敌人的突然来袭,守军首先占领有利山头,扼守重点地带,竭力抵抗。敌6架飞机配合,低空扫射和投弹轰炸,步兵猛扑。救国军前方电话断绝,总部官兵伤亡数十人。为避免全部被俘,战场指挥官下令部队向拉哈苏车站集结,总部派专车到拉哈苏迎接谢、金两参谋长,一并撤到博克图待命。日军平贺旅团于12月1日占领了碾子山;2日,进入扎兰屯。3日,松木师团长命令平贺旅团,在扎兰屯负责警戒富拉尔基到兴安岭之间的铁路及其附近的治安;令服部支队从扎兰屯出发,向兴安岭快速追击救国军。

由于敌军切断了救国军向南方退却的通道,前方主力部队已不能回到海拉尔,现有兵力只有学生连、卫队营及步兵第9团,共二千余人,已不能防止敌人大举进攻。救国军遂决意破坏博克图以南的铁桥和博克图山洞隧道,以便阻止敌人追赶,并派一营兵力破坏盘山路轨,布置地雷,并将装满石块的一列火车,隐蔽在山洞内。当敌人第503号装甲列车及修理列车进入博克图,正准备占领兴安岭隧道时,救国军遂将准备好的装有石块的列车由高处向下急放。乘敌人抢修铁路的机会,救国军安全撤回海拉尔。

江桥抗战失败后,马占山率部退到省城齐齐哈尔。由于抗战形势的变化,日伪军集中优势兵力,尾随追击,向齐齐哈尔推进。省城无坚可守,马占山所部连续作战,已是疲惫不堪,亟待休整,决意放弃齐齐哈尔省城,率部北上,遂于19日拂晓退出齐齐哈尔。从此之后,马占山部的抗日斗争进入了艰苦阶段。

1931年11月19日早4点,马占山率领黑龙江省抗日武装力量二万余人和省政府官员,由齐齐哈尔市北门出城,沿齐克路退却,于21日抵达克山。马占山一方面等待并收拢失散队伍,进行整编、休整,以利再战。另一方面,他立即召开军事会议,做阻击日军的军事部署。为了表明他们抗日到底的决心,以马占山、谢珂、苏炳文等为首的15名将领,发表了继续抗日的通电,接着在海伦组织黑龙江省抗日政府,设军政联合办事处。

22日晚,即克山军事会议刚结束,抗日军获知敌情,有日军骑、炮兵三千多人,企图秘密攻占克山。于是,抗日军骑兵立即主动联络当地民团和地方军警,组织力量阻敌前进,遂采取出其不意、击其不备的伏击战术,将兵力埋伏于山林之中。当敌军第2师团多门所部追来之时,抗日军突然予以袭击,打得日军措手不及,伤亡甚多。敌军虽有优势兵力和精良装备,但由于他们在异地作战,而且又是夜间,激战两小时之久,不得不败退下来。抗日军官兵英勇奋战,使敌军步、骑兵不敢贸然追击,只好出动飞机沿着齐克路进行侦察和轰炸,不敢前进一步。敌酋多门二郎师团长不得不承认,虽是追击,'但夜深时困难加大,冻伤患者不断出现。同时败、残兵的出现,妨碍着我军前进。特别是在无际的原野追击,还要相互保持方向和联系',否则,就有被抗日军民消灭的危险。

救国军的这次阻击战虽然时间不长,规模也不甚大,但对敌人的打击是很沉重的,使敌人不敢长驱直入,不得不退回省城待机而动。抗战政府组成后,马占山即刻赴拜泉、克山前线视察,三日内又返回海伦,开始对所有新编军队进行训练。于是,马占山领导的海伦抗战政府所部抗日武装,又开始活跃起来了。

这时日军进攻黑龙江省的主力部队,多门师团已被调离黑省,去辽西镇压义勇军,由铃木美通的混成旅接替进驻黑省。日伪马上进行武装进攻尚有困难,于是进行诱降马占山的活动。由于马占山对当时的复杂形势缺乏冷静、正确的认识,他于是在2月16日乘机来沈阳,参加臧式毅等倡议的所谓'联省自治'会议,即历史上所称'四巨头会议'。马占山率随从在当天下午1点抵达沈阳。随后,张景惠、熙洽、臧式毅、马占山等人礼节性地拜访了关东军首脑。晚上,奉天省省长臧式毅和奉天市市长赵欣伯在大和旅馆举行欢迎宴会。以本庄繁为首的关东军首脑也应邀出席了宴会。

马占山从下飞机到出席宴会,看得明白,所谓'联省自治'完全是在日本关东军操纵下进行的。次日凌晨3点,他们起草了一个所谓'独立宣言',决定成立伪满洲国。马占山借口身体不适,拒绝签字,遂于18日早6点50分离开奉天,回到齐齐哈尔就任伪职去了。关东军把马占山的部队编为伪满洲国军,决定每月发给军费,2月份已拨50万元,3月份又拨60万元。马占山为掩日人耳目,扬言将参加'新国家'建国大典,于1932年3月8日去长春,参加了3月9日举行的伪满洲国成立典礼。他被任命为伪满洲国军政部总长兼黑龙江省省长。12日,马占山返回黑龙江省府齐齐哈尔。

在任伪职期间,马占山处处受制于日人,才感他人屋檐下哪有不低头之理。政治上,事无巨细,一律通过日本顾问准许方能生效。军事上,日人企图剪除马占山军队,对马占山整顿部队横加干涉,甚至一个不入流的日军准尉都可以随意出入军政署,要求马占山接见。经济上,日寇迫使马占山同意以合资等种种形式进行经济掠夺。

于是,马占山百般克制自己,等待时机出走。

他在任伪职期间牢牢抓住军权,积极整顿部属,大力筹备粮饷、军需等。他利用有利条件,获得了日寇拨给的2个月军费达110万日元,并占用了日伪经费710万元,都作为军饷。在武器装备和兵源上,他也作了补充。

但是,马占山就任伪职的行动,给正在与日寇进行浴血战斗的广大抗日军民以很坏影响:涣散了抗日斗志,瓦解了抗日组织,不少抗日将领和战士,对抗战失去信心而离开了抗日队伍,有的只身进关,有的投奔他处,有的甚至投降了日寇。一时间,北满抗战形势出现了混乱。对此,马占山不论在主观上有如何想法,在客观上的消极作用是无法推卸的。

1932年年初,马占山事先派到南京去的吴焕章、韩立如等人,已秘密潜回黑龙江省,报告'国联调查团'即将来东北。马占山认为时机已到,为了麻痹敌人,在出走前3天,他'往日人驻'满铁'公所内,召妓饮酒,竹战连图,闹至深宵,竟不回署,一连三日,均下榻该所,亦若英雄用武无地,将以醇酒、妇人终志者焉,日人对彼,果不之疑'。马占山还有意向日军驻黑省旅团长铃木美通透露:东荒军队近来军纪不好,他不久要到东荒一带亲自视察整饬军纪。马占山又当着铃木的面把他的副官长叫来说:'我要到东荒视察,没有时间去海伦接家眷,请你马上派人把他们接到省城。'铃木确信无疑,对马占山毫无思想戒备。马占山却暗中命令将已准备好的大汽车12辆、轿车6辆,以及盐款1400万元、呼海路借款金票700万元、税捐收入300万元,以及军马300匹等提前秘密运出城外。

4月1日凌晨3时,马占山出其不意,突然传令300名手枪队队员集合于军署后院,整装待发,一面调集军用汽车,满载各种物品及关防印信,于3点32分乘夜色迷茫、辰星未坠之际,逞驱北门,拔关而出。待天明敌人发觉时,马占山已抵达泰安镇了。他到拜泉时,又电告齐齐哈尔特务机关长林义秀:'占山兹以拜泉视察防军有哗变之消息,为抚慰防务起见,必须亲往一行,迟三二日,由哈尔滨绕道回省,临行匆促,未及亲辞,殊甚歉疚,两日之内,即可旋省,所有军民两政,暂由参谋长张文铸、秘书长董继武分别代行,至省城秩序,着骑兵第一旅旅长程志远负责维持。'4月5日,马占山自油河又发出电报:'顷将由拜泉赴海,巡阅呼海沿线一带驻军,归途尚须转道赴哈,与张(景惠)长官接洽要公,计程三五日内即可回省。'当敌人察觉马占山确实是反正出走时,他已到达黑河又树起抗日大旗,开始了新的战斗。

马占山出走后,他直接控制的抗日队伍有:驻油河、墨尔根一带的徐宝珍整编第2旅,驻黑河的徐景德步兵第3旅,驻青岗、绥化一带的吴松林骑兵第1旅,驻呼兰、绥化一带的邵斌山骑兵第2旅,驻克东一带的金奎壁炮兵第20团,驻海伦的邓文骑兵第1旅第2团,驻呼兰的霍刚独立骑兵第8团,驻肇东附近的李天德独立骑兵第7团等,以及马占山自己原来掌握的步兵第3旅,还有红枪会、蓝枪会等民间自发组织起来的抗日武装,共约计一万人。

马占山为了联合吉、黑两省各地的抗日武装,曾打电报给活跃于哈尔滨附近的李杜、丁超、宫长海、冯占海、李海青等将领,希望他们务于三日内派员或本人齐聚于拜泉县城会晤,以便研究继续抗日的方针大计。

马占山有计划地组织撤退,并巧妙地麻痹了日寇的耳目,使他率领撤出的抗日武装从容不迫地北上。4月2日,他们到达克山后,马占山为了向全体官兵表明自己的心志,并激励他们齐心奋战,勇于杀敌,召开了团、营以上军官会议。他在会上作了一次激动人心的发言,到会官兵深受感动,都表示愿跟随这位老将抗日到底,绝无反顾。为使全国人民,特别是黑龙江省军民,了解继续抗日的形势,马占山于4月9日、12日分别给北平的张学良、南京的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以及'国联调查团'发出电报,表示重整旗鼓、继续抗日的决心,揭穿日本侵略者制造伪满洲国的罪行,并号召各路义勇军联合起来继续抗日。

会议当日,马占山率部稍加休整即向拜泉地区开拔。4月3日到拜泉县城时,接到通知的各路义勇军代表均已到齐,讨论确定对日寇作战新部署之后,制定了分南路、中路、北路三路大军反攻哈尔滨的作战计划,会后各路代表返回原防地进行反攻行动。

拜泉会议后,根据联合作战计划,马占山整饬部队继续向黑河开进,尔后向东联络李杜等联合抗日。1932年5月14日,马占山在黑河举行出兵誓师大会后,率部向东部一带进发。5月28日,他到达海伦后,日军开始向海伦进攻,马占山率部继续东移。6月末,他从兰西出发,日伪军察觉其东行意图后,派日军日夜跟踪追击,马占山行至呼海路张维站时,遭日军伏击。马占山率所部兵力一营与敌军激战,毙敌五十余,俘12人,获机枪1挺,马占山部阵亡2名。马占山率部越过铁路,时有飞机跟踪轰炸,遂改为夜行军。时连日阴雨,道路泥泞,行军十分困难,同时,日军乘轮船沿江封锁,东行受阻。马占山不得不改变东行计划,决定从东兴向黑省北部转进,行军中电台损坏,与各方联系从此中断。行至七马架地方,敌兵六百余将马占山所带工兵2连包围,经几小时战斗,2连仍未冲出。马占山亲率卫队往援,敌弃尸二十余具退走,2连也受较大损失。7月28日午后1时,马占山一行在十七井子地方与敌骑兵遭遇,团长张广文及工兵营营长刘润川等与敌战至夜晚,敌弃尸四十余具退走。救国军伤亡百人。

随同马占山东行的少将参谋韩家麟等二十余人保护满载饷款、衣物的马匹被敌冲散。韩家麟一行由于过度疲劳,当夜在罗圈甸子南七八道林子山旁一民房中休息。29日晨,被日军发觉包围,并将其全部杀害。该队所携饷款、衣物全被掠去。日军在尸体中发现有一身穿漂亮服装的矮小男人,五十余岁,蓄短须,敌人又从韩家麟身上搜出马占山名章,便认为马占山已被击毙。自此,伪满洲国大肆宣传马占山阵亡的消息,曾通电各地庆祝三天,并将所获名章,死者像片、衣物等运至各地巡回展出,关东军还将此消息报告日本天皇邀功,闹得满城风雨。

实际上,马占山一行在28日经十七井子战斗后,于29日晨率队继续行军。此时,他身边尚有卫队团李云山部、骑兵团佟永光部、卫士长杜海山的卫士队及谷春光的卫士营共千余人。行至海伦东山的罗圈甸子时,遭数千敌兵阻击,并陷入重围。此地东临高山,方圆一二十公里,长年积水不干,加之阴雨连绵,遍地积水很深。马占山分派队伍在各山口与敌对峙。由于行军日久,加之连雨未得休息,官兵体力消耗甚大。卫队营营长王青龙率所部一百六十余人冲到西山口,敌跟踪包围,王部奋力抵敌,终因弹尽援绝,全营殉难。

于是,马占山令各部奋力突围,以寻生路。马占山身旁仅剩8人,由东南山口不远处陷入泥沼之中。时天已微黑,敌兵十几人前来搜索,大家趁敌不备从泥沼中跃出,将来敌全部击毙,接着迅速冲出重围,进入山林。此时,敌军为马占山已战死的消息所影响,也未继续追击,马占山一行因此得幸脱险,继续向预定地点艰苦行进。途经张家湾子时,吴松林、孙喜春率部500人赶到,后由吴带400人到木营防阻敌追兵。马占山率韩树业等一百余人继续北行,途中以杀马充饥。又经数日行军,各个饥饿困乏,身体虚弱者在途中几乎死去。后到达太平山金矿,采金商人王老头供以米、面。此后,马占山率领不到百人,又历经半月艰难跋,最后由在山里居住的蒙古族群众带路,经过近五十天的辗转,才走出了原始密林,来到龙门县。在这五十多天,马占山一行人受尽了人间之苦、非人之罪,吃草根、树皮,整天被'小咬'咬,帽子跑丢了,衣服被树枝划碎,真是衣衫褴褛。这五十多天,他们没洗一次脸,个个都不成人样。到龙门后,群众听说马占山没死,见到马将军,尽管不像人样,但个个欢呼雀跃,有的跪在地上,对天祈祝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